-
关于遴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教授的通知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进步的内在动力是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临床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师资队伍。北京中医药大学肩负着引领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和服务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重大使命,以开放的意识,宽阔的胸怀,面向全球、放眼未来,搭建“汇聚天下名医”的平台,广揽海内外中医药英才。为了更好地践行“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把我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需要在人才选拔和队伍建设制度上开辟新的途径。212015-10
-
【国医·养生】国医大师王玉川教你保健按摩妙招212015-10
-
【国医·养生】王玉川谈脑力劳动者的保健脑力劳动者的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致脑血管紧张度增加,脑供血常不足,而产生头晕头痛;又往往经常伏案,长期承受单一姿势的静力性劳动,使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易致气血凝滞,可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脑力劳动者的保健原则应是健脑强骨,动静结合,协调身心。212015-10
-
【国医·养生】国医大师王玉川谈固齿保健我国古代养生家对牙齿保健十分重视,早就提出:“百物养生,莫先口齿”的主张。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健康长寿十分有益。212015-10
-
【国医·养生】国医大师王玉川细说保健灸法212015-10
-
【国医·养生】国医大师王玉川谈唾液保健唾液,俗称口水,为津液所化。中医认为,它是一种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天然补品,所以古人给予“玉泉”、“琼浆”、“金津玉液”、“甘露”、“华池之水”等美称。漱津咽唾,古称“胎食”,是古代非常倡导的一种强身方法。212015-10
-
【招办之声】北京中医药大学招办主任谈自主招生报考2015-03-23北京考试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具有鲜明的院校特色。今年,学校在招考流程方面有哪些变化,考生在报考阶段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招办主任田润平。212015-10 -
【招办之声】北京考试报2015年招办访谈之北京中医药大学:访学校招办主任田润平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院校,直属教育部管理。今年学校在京招生政策有什么变化?记者日前采访了学校招办主任田润平。212015-10
-
《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4月10日第3版刊登我校翟双庆、于宁的文章:传承与创新结合推动中医药学发展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传承表现为对固有理论及内涵的沿袭,集中体现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这两大范畴之中。其中核心观念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精气学说;思维模式则是象思维。
212015-10 -
梦圆北中医 医道济苍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寄语2015年高考考生亲爱的考生们:
厚重北中医,仁术济天下。在这个枝繁叶茂,万物展露英华的初夏,相信即将面临事业选择、开启人生新篇章的你们,还在为步入自己翘盼已久的学术殿堂做最后的冲刺。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长,“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时刻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真诚的期待你们加入北中医,成为我们的一员,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而努力奋斗。212015-10 -
《人民网》2014年12月24日报道我校本科教学改革212015-10
-
《中国医药报》2014年12月25日第七版报道我校本科教学改革除了医学知识,中医学子还应掌握国学知识,中医经典也要进行“考级”;突出个性化培养,利用各临床实践基地优势特色,为学生开展临床特色模块化培养实践综合能力……日前召开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改本科教学改革研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介绍,该校本科教学改革将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综合能力、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方面试行全面改革。教学改革将突出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院校+师承”的人才培养模式212015-10 -
《健康报》2014 年12月24日第五版《校长论坛》栏目专访我校校长徐安龙两年前,中山大学副校长徐安龙出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这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大家都想知道这位曾致力于免疫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制药应用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过100多篇论文的学者在接手北京中医药大学后如何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的本科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徐安龙强调:“这次改革不是对过去工作的否定,是过去想要改革而一直没有改的,这次改革计划是应对未来中医事业发展的需求和对中医教育的不断升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来会怎么做?徐校长已然亮出了锐意改革的“开路斧”。212015-10
-
【媒体关注】《健康报•医生频道》2015年5月6日采访谷晓红副校长:别让中医教育渐行渐远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杀死中医不用刀》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医学子被捆绑上了两把枷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SCI。该文作者认为,对西医来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初级医生临床水平,尤其是提高基层医生水平、改善基层医疗环境的重要措施,但对中医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它迫使中医多学了三年西医,延迟了中医的成长,让中医学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完整接受真正的中医思维。他认为,当下缺少能够还原中医本来面目的人才,中医高等院校应注重提高传统医学的还原能力。针对上述问题212015-10
-
《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5月25日第八版刊发“任应秋先生诞辰100周年”专题编者按:今年是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诞辰100周年,国医大师路志正、朱良春等特此撰文,纪念任应秋先生。212015-10
-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12月18日头版报道我校教学改革工作212015-10
-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8日11版报道我校本科教学改革212015-10
-
北中医的“一带一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总结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12015-10 -
《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任应秋百年诞辰纪念会举办本报讯 (记者周蔓仪)5月28日,任应秋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旨在追思、缅怀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表达对他人格的景仰和学术的敬畏,传承和发扬任应秋对中医学事业的忠诚以及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精神。212015-10
-
《中国中医药报》报道:钱超尘、张其成、梁嵘回忆大师任应秋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执教30余年,将毕生精力和才华奉献给了中医古籍整理、中医流派学创立和中医理论体系研究,在中医药行业有很高的声望。在其诞辰百年之际,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张其成教授、梁嵘教授撰文纪念。21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