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我国名贵中药材,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资源逐渐匮乏,人工栽培成为解决天麻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地处汉江源头、秦巴腹地的汉中宁强县是我国西天麻的道地产区。但是近年来,天麻老产区出现了栽培种和菌种退化、产量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汉羌麻”实践团队,在延安精神和徐锦堂意志的感召下,心系汉中天麻产区,用所学专业知识助力秦巴中药材产业振兴和药农致富,做乡村振兴的接力人。
团队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孙志蓉担任指导教师。自2018年以来,团队50余人次先后前往陕西宁强县,与县政府部门、合作社、协会、企业对接,深入开展实践活动,足迹踏遍宁强县的18个镇办,此外还对汉中其他县以及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安徽的天麻产区进行了调查采样及技术服务。团队通过完成宁强天麻全产业链现状摸底调查,找到了制约天麻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与县里一道恢复了天麻研究所,建立了天麻专家工作站,为实现宁强县天麻产业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实地调研与田间试验,汉羌麻团队帮助当地设计了天麻种质资源保育区和资源圃,通过鉴定和筛选研究,挖掘宁强天麻的特色和优势,初步选育出天麻良种,打造了羌乌1588品牌;基于形性、抗性及拌栽效果筛选出优良蜜环菌菌株3株,建立了蜜环菌质量评价方法;创新提出天麻复壮技术、无沙栽培技术、河沙重复利用及木棒短截利用技术,新申请发明专利2项,撰写完成《宁强天麻生产标准综合体》;对县域不同生境条件进行调查采样分析,完成宁强县天麻生态适宜性、品质、产地和生产区划;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实现宁强天麻生产的道地化、良种化、规范化及生态化提供了保障。在中药学院王停教授、孙志蓉教授和郝巨辉老师的指导下,汉羌麻团队对天麻加工工艺与品质进行了深度研究,协助县里开发天麻产品10余种,新申请专利2项,完善和延伸了宁强天麻产业链。汉羌麻团队的助农事迹被人民日报经济周刊、新华网、农民日报中国农网等进行报道,2020年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1年和2022年获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和一等奖,2021年获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三等奖,2022年获“青创北京”2022“挑战杯”三等奖。
团队成员表示,在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天麻的培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获得的每一份收成都融合了药农对环境条件因势利导的智慧和科研工作者辛勤的付出,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心系百姓、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献身精神永远感召着我们,我们希望能影响并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让奋斗的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