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校港澳学生代表积极参与与两会代表、委员的交流活动,展现了北中医学子的风采与担当。他们与两会代表、委员深入交流,分享见解,共话港澳青年时代担当,同筑国家发展宏伟蓝图。
3月9日,我校澳门学生代表孙沚忻、郭金成、陈家弘、古心怡受邀参加“2025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澳门大学生交流分享会”,与澳门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崔世平、何敬麟、陈虹以及澳区全国政协委员陈季敏、林伦伟、罗奕龙等面对面座谈交流。
会上,代表、委员们勉励北中医澳门学子要厚植家国情怀,当好“一国两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专业能力,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人生理想。
3月12日,我校港生代表林嘉禧、陈佳唯、杨嘉祺、吴蕴桐、颜著境参加了“全国两会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内地高校港生座谈会”,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锦良、林至颖和全国政协委员刘智鹏、吴杰庄以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北京联络部副主任张有才、教育科技部一级巡视员刘懋洲对话交流,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畅谈青年责任。
座谈会上,林嘉禧同学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以语言为纽带传播中华文化,获得代表、委员们的积极回应。刘智鹏委员鼓励北中医香港学子要多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可以通过时下流行的短影音、短视频等模式推广中医药文化。
通过对话两会代表、委员,我校港澳学子深刻领会了两会精神,更加明确了自身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握机遇,努力拼搏,将青春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中医药特长为港澳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活动后,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北京联络部专门致信,对我校学生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妇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孙沚忻:
在参加分享会时,我深刻感受到代表们对青年成长的关切与期待。作为北中医的学子,我特别关注澳门青年在专业领域融入国家发展的路径。会上,代表委员们不仅传递了两会精神,还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互动。例如,北京大学法学系澳门学生吴雨晴提出促进内地与澳门学生交流的议题,陈季敏委员回应将搭建平台推动两地青年合作,这让我联想到中医药文化传承中跨境交流的重要性。在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周岚鼓励青年拥抱AI时代、提升竞争力,这启发我思考如何将中医药与科技创新结合,例如通过智能化手段推动中医诊疗国际化。此外,澳区人大代表陈虹针对历史专业学生的建议——“学好历史才能明确方向”,也让我反思中医妇科学应扎根传统、立足现代,以专业能力服务澳门医疗体系升级的需求。此次座谈会让我更加坚定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结合,未来既要在专业领域深耕,也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合作,以青年之力助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郭金成:
作为一名澳门大学生,有幸代表我校参与2025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澳门大学生的交流分享会,我深感振奋与责任。座谈会上,澳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仅传递了两会精神,更与我们面对面探讨了澳门青年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经济多元发展中的角色。代表们对青年成长的关切令人动容——陈季敏委员提到将搭建内地与澳门学生的交流平台,这让我对未来的跨区域合作充满期待。此次座谈会不仅解答了我们的困惑,更点燃了投身国家发展的热情。未来,我将以行动回应期待,为澳门与祖国的繁荣贡献青春力量。
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生陈家弘:
此次交流会令我深感国家对澳门青年的殷切期待。张应杰副主任强调青年融入国家大局的重要性,柯岚司长结合大湾区规划阐述澳门机遇,何光彩书记则寄语青年以学识报效家国。崔世平、何敬麟等代表委员深入解读两会精神,从科技创新到民生改善,从区域协作到青年政策,让我对国家发展蓝图有了立体认知。与200名跨地域学子的互动尤为珍贵,不同视角的碰撞让我意识到澳门青年既要扎根本土特色,更需胸怀国情全局。面对大湾区的时代机遇,我们应以专业能力为杠杆,在金融、文旅、中医药等领域发挥独特优势。这场交流不仅是政策传递,更是一场凝聚使命感的动员,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会精神,在国家新征程中书写澳门青年的担当。
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古心怡:
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北中医的澳门同学参加分享会,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中医专业的学生,我们既要学习高效运用AI工具,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如何将时代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结合,提高个体的整体素质,将是我们年轻中医工作者长期思索的课题。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只看眼前的小成绩,要有长远的计划。无论是未来的升学还是就业,我都会谨慎思考,力求无悔青春。此外,同学们也向代表、委员反映了他们在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我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在内地的优秀青年学子与在澳门就读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促进大家增进了解、共同成长”这一问题比较感兴趣。尽管在大学岁月中,我并没有与内地的同学们身处同一个班级,但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组织的聚会,我幸运地结识了许多内地的同窗。我们一起度过了无数难忘的时光,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参与文化交流,在欢声笑语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我而言,这些朋友不仅仅是同学那么简单,他们就像家人一样,给予我无尽的支持与温暖。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经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同属一个国家,共同承载着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使命。在这个多元而又和谐的环境中,我期待能与每一位新朋友分享我对中医的热情,共同学习、进步,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林嘉禧:
港区代表委员与内地港生座谈传递出对香港青年的殷切期望:以家国情怀为根,以创新实干为墨,在时代浪潮中书写青春篇章。座谈会多次提及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这与我的跨文化实践不谋而合。从冬奥会到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我以语言为纽带,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智慧,也见证了香港青年在联通中外中的不可替代性。正如吴杰庄委员鼓励的,青年需善用国际化平台,将湾区机遇转化为全球价值。座谈会上关于跨境电商规则优化、京港科创合作的讨论,启示我们需掌握跨领域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作为港生,我愿以中医药为媒,既扎根中华文化土壤,又搭建国际对话桥梁,让更多“香港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注脚,在服务国家与联通世界的征程中践行青年担当。
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陈佳唯:
在聆听完两会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委员座谈分享后,我能切身感受到国家对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对民生的持续关注,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深远谋划。本次国家强调“科教兴国,立德树人”,当代港青应提升创新思维,利用国际视野,结合自身发展中国家发展机遇,用自身所学为国家现代化贡献港青力量。同时,更应做到坚定信心,厚积家国情怀;珍惜机会,锻炼过硬本领;勇担重任,致力投身国家发展战略,融入祖国复兴伟业。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嘉祺:
参加此次座谈会使我收获颇丰。会上围绕全国两会精神展开,聚焦民生福祉、科教兴国战略和经济发展三大议题,使民众在当前情势下能够获利获益,让我真切感受到“人民至上”绝非空想。同时,国家以香港作为国际枢纽,打造全球人才集聚平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力。作为在京求学的香港青年,我们要以勤学笃行的态度把握时代机遇,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所需,更要以知行合一的担当响应国家号召,为祖国繁荣尽己所能。
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吴蕴桐:
参加两会座谈会后对国家发展及香港角色有了更深认识。政府工作报告展现“稳中有进”的战略定力,经济稳步增长、新增就业显著,彰显制度优势;民生政策直抵人心,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并举,体现发展温度与可持续理念。香港作为国际枢纽,在科创、教育等领域的定位具备独特性。作为在内地求学的香港青年,既感谢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下对立德树人的重视,更觉使命在肩,要立足专业所长,以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服务“一国两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勇担桥梁角色。
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生颜著境:
有幸参与两会精神座谈会,与代表、委员们及港生深入交流。会上聚焦国家发展、科技创新及大湾区建设,强调香港青年需紧抓战略机遇,将个人成长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并以鲜活案例剖析香港“一国两制”优势。我深刻认识到,香港青年不仅是见证者,更需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未来将以专业为根基、以家国情怀为纽带,在各领域主动作为,投身两地资源对接,以所学传递国家发展脉搏,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进程中贡献香港青年的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