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届整合医学前沿国际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智慧中医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医药防治疑难病国际合作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重大慢病(肿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承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与港澳台工作部、研究生院、科技处协办。我校校长徐安龙担任大会主席并作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俞梦孙院士、田金洲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国际宇航科学院商澎院士,美国心脏学院魏启明院士,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肖瑞平院长,斯坦福大学转化医学中心Dean W. Felsher教授,弗吉尼亚联邦大学Huiping Zhou教授,德克萨斯大学Michael Xi Zhu教授等国内外各界知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交流,围绕中医药经典理论和基本规律应用于现代医学场景,对中医学理论再诠释,对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聚焦整合医学前沿方向,进而为中医药守正创新提供前瞻性引领、服务于人类健康和文明互鉴展开讨论。总论坛分别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天罡、院长华茜主持。
徐安龙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积极推动传统中医药的创新性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造性转化。他强调,学科建设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科研赋能增值的指路灯、实现中医药交叉融合的助推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的大舞台以及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直通车,学科总体布局要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学术发展内在规律,构建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进一步发挥中医生命科学、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等新兴学科对科研融合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聚焦中医原创思维,以中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为核心,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强化协同攻关,深化医工、医理、医文实质性交叉合作,全面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本次大会作为联接国内外多学科交流的桥梁,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将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的优势整合与交流,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弘扬传统医学智慧造福世界人民。
在上午的“中医药与现代科学对话”总论坛中,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俞梦孙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斯坦福大学转化医学中心Dean W. Felsher教授、弗吉尼亚联邦大学Huiping Zhou教授、德克萨斯大学Michael Xi Zhu教授、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肖瑞平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分别就整合医学:从医学知识到医学知识论、健康医学与人民健康系统工程、应用于医学检测与康复中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ranslational Medicine: New Treatments for Cancer、Single cell/Single Nucleus and Spatial RNA Sequencing in liver research1、TRPV1 SUMOylation in inflammatory pain and histaminergic itch、MG53 and Cardiometabolic Disease、抗病毒天然免疫与中医药调控等内容作主旨报告。会后进行了中医药防治重大慢病(肿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与智慧中医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下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为进一步搭建海内外中西医结合领域专家交流平台,加速汇聚前沿科学领域优秀人才,专设北京高精尖学科论坛,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美国心脏学院商澎院士,美国胸科学院魏启明院士等专家围绕“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应用”与“中医药创新和前沿科技”为学术主题,从多学科视角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的18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术交流,线上累计观看5000余人次。
本届会议汇聚了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整合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活跃了学术思想,拓展了研究视野,激发了传承创新的中医药活力,构建了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