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共有200所高校的教师团队入选。我校中药学院张冰教授领衔的“临床中药学教师团队”入选!
临床中药学教师团队以国医大师颜正华、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张冰为引领,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岐黄学者、国家教学名师、北京青年教学名师的引领,建立教学传帮带与名师工作坊制度。团队荣获首个中医药类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北京市优秀继续教育团队等称号。
团队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通过践行立德树人与人文思政浸润,以此带动集“中医药融通、中西药兼顾、药学服务与双创实践、科研与创新思维训练”的“医药实研润”的中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药领军人才,主持教学改革项目70余项,获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及各级教学奖励59项,其中教学成果奖15项。
团队创立了“名师引领-骨干帮带-青年传承”的教学师承模式;建立“学科-学缘-课程”横向交叉的复合培养方式,突出学科-学缘-课程交叉优势,培育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张冰教授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药学》课程联盟理事长,带领全国36所高校建设《中药学》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面对培养高素质的中药临床服务型人才的新任务,团队凝练形成了“医药结合、药教结合、中西结合、内外结合、古今结合”的临床中药学人才教学理念,坚持中医药特色,构建集中西医融通、中药西药兼顾、药学服务与双创实训、科研与创新思维训练、人文与思政浸润的培养模式,为高等中医药教学拓展新领域。并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向成都、云南、湖南、辽宁、广西、河北等全国40余所高校提供临床中药学人才培养教学资料和经验,为医院临床中药学人才规培提供支撑。
团队坚持创一流课程,树新时期“金课”。围绕临床中药学专业方向开设创新课程11门。团队建设的课程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精品课,2017年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中药学》入选教育部“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202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及教学名师。创建的MOOC课程、超星慕课、SPOC课程等,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被遴选为教育部首批国际慕课及学习强国共享课。
融合创新建一流教材。近年主编教材30部,其中包括“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及行业规划教材1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6部,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1部,主编临床中药学服务手册11部,精品课程4门。
团队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临床中药学服务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创建了“实验-实训-实战-双创”一体化实训平台,为临床中药学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聚焦行业难点,解决重大需求。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40余项,创新性地提出中药药性“三要素”认知模式,阐释中药药性实质,出版研究专著《中药药性认知及辛热类药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首次凝练中药药物警戒理论体系,出版我国首部中药安全用药专著《中药药物警戒》。中医药防治代谢疾病研究取得创新发现,创建的鹌鹑模型被多部工具书收录应用。开展菊苣的系统研发工作,出版专著《中国菊苣研究》,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学会创新成果奖二等奖。近年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中药药物警戒》等专著10余部。张冰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团队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科研团队。
团队将教学科研成果科学转化,服务中医药行业,惠众利民。开展全国医师、药师继续教育培训60余项;参与卫计委大型公益活动“春播行动”中药合理用药培训,行程26个省市,受益医师、药师近6万人。重视产学研转化,为10余家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成功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在未来,临床中药学教师团队将继续秉持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宝贵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实现 “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