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大三学生林姵纶正跟着老师进行中医经典古籍《金匮要略》及注解本的汇总整理工作,这本像字典一样厚的书,她已经翻过无数次。
《金匮要略》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虽然还没进行相关学习,但能够提前熟悉书中知识,她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上课讲的可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我现在是整本读”。目前,林姵纶手里有6个注解本,她说:“对于同一段原文,把不同的注本放在一起看,通过对比,可以不断地去理解其背后不同的用药思路。”
在北京,像林姵纶一样学习中医知识的台湾籍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并以中医为载体,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为了让中医养生知识的传播突破时空限制,使健康生活的观念在更多青年心中扎根,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虚拟数字人正式发布,它顺应移动互联时代向沉浸互联的元宇宙时代转变的发展趋势,将数字人技术落地到健康这一更为垂直的应用场景之中,致力于借助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
文化同根,中医同源
2002年出生的林姵纶从小在台湾长大,高中毕业后,她选择来大陆求学。谈及学习中医的初衷,她说:“因为我是双胞胎,小时候身体不好,最初是想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台湾的中医学科在私立院校,家庭负担会比较重,而且我觉得来大陆学会更正统一些。”
对于很多台湾人来说,中医、中药并不陌生。来自台湾彰化的90后青年岳书颉从小就吃一些药膳,平时生病也习惯去看中医、吃中药。高中时,他通过中医治疗自身运动损伤,从而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的他正是看到了中医的治疗优势,才选择来大陆学习。来之前,他曾就读于高雄医学大学的运动医学专业,“那里的学习更偏重于西医,比如在骨伤科方面,西医更倾向于手术,但对一些劳损病症,就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在台湾取得本科学位后,他又申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本科专业。
初到北京时,岳书颉时常觉得学习抓不住重点,“因为已经适应了台湾的教学模式——选择题比较多,只要有印象就能找到正确答案,而大陆手写内容较多,要求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这样,经过两年的摸索,他才完全适应。
而台湾的成长背景,有时候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学习优势。比如,在《金匮要略》《伤寒论》等课程的学习中,会遇到不少繁体字,这对于林姵纶和岳书颉来说,反而更容易。
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修正完善
2021年,岳书颉本科毕业。这年暑假,北京中医药大学两岸青年实践团成立,组织两岸青年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在北京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和健康义诊,同时调研乡村振兴成果,助力传播中医药文化。
岳书颉是实践团的一员。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他们去了北京延庆和平谷的农村,通过健康咨询、针灸、推拿等方式,宣传普及中医药保健知识和诸多常见疾病的治疗常识。这也是岳书颉第一次走进北京乡村、第一次参与义诊活动。
“村里老人很多,年轻人比较少,跟台湾有点像。”岳书颉说,老人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失眠等问题。
今年暑期,林姵纶接过接力棒,也成为实践团的一员,这次他们去的是北京怀柔农村。提及对当地的第一印象,她说:“附近山很漂亮。跟台湾比,这里的老人更朴实,有时候有一点口音,我们帮他们贴耳穴,他们会跟我们道谢。”
回到学校,她更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比如,每周三和周五下午5点左右,会在学校食堂为同学把脉义诊;每周六会抽出半天时间跟诊……在学习把脉的过程中,林姵纶越来越喜欢中医。
进入研究生阶段,岳书颉开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行临床轮转,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所以更渴望通过参加义诊,跟患者有更多交流。今年暑假,他抓住了到山东枣庄李庄村、北京来广营进行义诊的机会。相较于第一次义诊,这两次对于村民咨询的问题,他都能给予相应的解答。
为了推广中医文化,他还现场教村民一些锻炼的功法,比如八段锦等。“中医的功法主要是调心调神,也有健身的作用。”岳书颉说,义诊可以帮助自己巩固在临床中学到的用药及诊断知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完善细节的过程。
中医架桥,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还有很多特色社团。林姵纶结合自己喜欢做饭的兴趣爱好,大一就加入了药膳社团。每周社团都会组织实训活动,结合时令,鼓励大家制作山药奶黄包、姜母鸭、当归羊肉汤等药膳。最近,他们正跟文学社合作,筹备苏东坡诗词里的药膳活动。
通过参加社团,林姵纶跟大陆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我们部门就我一个台湾的,所以就变成了‘团宠’,大家都特别友善。”
在临床轮转过程中,岳书颉与大陆的同学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无论在门诊还是在病房,大家在临床工作中都会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岳书颉还有一个比自己小5岁的妹妹,现在在台湾读中医,“她本科学的管理,毕业后跨专业学医学”。
因为专业领域相同,除了生活方面的交流,兄妹两人在学业方面也有更多的沟通,这使岳书颉对台湾的中医有了更多了解。“她现在也进入了临床轮转阶段,就会跟我讲一些她遇到的问题,然后我们两人讨论一下。我们最近遇到的问题,是我妈在台湾得了带状疱疹,她问我们怎么治疗。”
岳书颉希望两岸在医学方面能有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不断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从而开拓一些新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两岸青年有了更多互动,也可以化解彼此间的一些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