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赶考之路赋予新的时代责任,新的奋进征程呼唤新的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列成章放在突出位置论述,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审时度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更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新定位 教育、科技、人才乃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教育强基,育才造士、国之本也。教育是基底,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都要依靠教育提供直接支撑。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来推动教育,重点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让教育星火点燃智慧灯塔,让文明底蕴涵养发展根基。要强化服务国家的使命导向,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遵循,让信仰之问的回答掷地有声;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作为检验教育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让能力之问的回答从容自信;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守住教育阵地,让担当之问的回答深沉厚重。
科技赋能,创新为源、国之利器。科技是实现强国目标的关键要素,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战略支撑。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强化创新的核心地位,让创新成为攀登科技高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擎。科技尤其是尖端核心技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影响之深,对人民生活福祉的牵涉之广,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更加强烈。尖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面向经济主战场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为新业态发展提供支撑。
人才蓄势,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人才供给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是中国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保持自信的重要底气,要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新赛道 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科教兴国新征程,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作为教育主阵地、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拔尖创新人才聚集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战略角色,这也是新征程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
内涵式发展需要创新文化。数字经济时代,全球化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学习范式和教育形态加速更迭,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关键,知识创新的节奏和质量影响着人才创新基因的涵养,进而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潜力。知识创新跟不上步伐,就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受到掣肘。同时,知识创新并不单单是高校的事,更是从国家体系上对知识的重新整合和应用,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等各个组织的深度参与。
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需要系统提升。置身不同发展时期,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也会各异。在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但离国家期待和人民期盼还有不小差距,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比如,大变局下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挑战急需人才培养模式作出改变;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有待开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国际学术话语能力并跑甚至领跑能力有待增强;基础研究深耕不足,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团队、平台不够持续稳定,高质量研究产出受限,“零到一”的突破不多等。
新赶考 在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中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
要有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警醒,积极主动、化危为机的智慧,以及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的行动,勇于迎接新挑战,跳出教育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用好未来五年战略发展关键窗口期,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推动、高标准落实,让高等教育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惠及于人民。
面向未来建设学科。学科的发展有两个动力来源:一是内生动力,即学科建设规律;二是外在动力,即社会现实需求。面向未来的学科建设要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遵循学科建设规律,关注新发展格局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增强文化自信、打造中国学说、提升学术品质上下功夫。
推进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卡脖子”问题根源很大部分集中在基础研究,需要静下心来深耕、耐得住寂寞探索。科研选题设计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建立重大项目布局研究与决策机制,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有组织科研计划与自主科研计划相结合,形成适度稳定的重大项目组织培育机制。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高等教育要持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成为有信仰的前行者、有责任的引领者、有智慧的创新者和有勇气的开拓者,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五育”并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话语体系、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切实推进通专结合、科教融合、产教融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全面提升高校治理水平。大学的发展需要适应或引领新技术的发展,实现大学传统的“管理”向“治理”转变,以资源共享、提升效能、释放活力为直接目标,推动决策科学化、培养个性化、科研协同化、管理精准化和服务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