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备受重视。近日,国家数据局会同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第二批共计28项“数据要素X”典型案例。由我校中药学院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翟华强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项目《全流程数据融合加速中药调剂传承创新》成功入选,这是目前中医药领域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中药调剂是最基础的中医临床药学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随着中药调剂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的进步与发展,与之而来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大量数据的涌现。但这些数据散在不同技术步骤中,存在操作流程不统一等问题。且医院药房主任药师没有很好地传承闸柜的职能,传统中药调剂优秀经验要素随着人才的断档,可能面临着失传的问题,这些均制约着中药调剂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翟华强教授团队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等相关单位,对上衔接中药设备企业生产需求、对下服务医疗机构临床需求,开展中药调剂大尺度、细粒化、系统论研究,对调剂全流程数据融合建设的创新实践路径进行探索,推动中药调剂医疗健康服务向标准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
一是挖掘中药调剂关键知识数据,构建中药调剂关键技术核心数据体系。传承国医大师金世元宝贵学术经验,凝练“九项全活”核心技艺,将传统中药调剂中的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合理使用等经验,提取为处方审核、处方应付、发药交代、临床煎煮、调剂供应、性状辨别、临床炮制、采购管理和贮存养护等9项技术数据体系,并配套构建知识库与知识图谱,强化中药调剂全流程数据要素标准化建设,主研中药调剂领域相关标准35项(其中国际标准5项),同时配套形成数据元标准目录,支撑中药调剂数智化应用。
二是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数据共享安全与合规监管。构建智能代配、代煎大数据要素融合服务平台,中药煎药中心通过与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厂、配送公司等各方的合作与数据授权,融合中药饮片厂的中药生产信息、医疗机构的处方信息、煎药中心的煎煮灌装信息、配送公司的配送信息等,利用区块链技术将数据同步存储到区块链节点中,在代煎各环节进行数据来源验证,将传统人工调剂模式升级为“全流程数据追溯+人工+智能自动化”的新调剂模式,推动实现处方精准调配、中药安全代煎,应用覆盖浙江、广东、上海、重庆、山东、湖北、江苏、广西、重庆、福建等21个省市,120家中药煎药中心和3500家医疗机构。
三是融合多元数据分析,开展个性化药嘱服务。基于《伤寒论》药嘱内涵解析,依托中药饮片标准库、中医经方库,结合调剂数据和患者用药情况等信息分析,实现个性化定制并生成中药饮片药嘱单,形成处方前置审核-饮片调剂复核-药嘱指导服务的标准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正确煎药和服药的用药指导,实现“一人一方一指导”的个性化药嘱服务。自2017年以来,已在北京、天津、宁夏三地投入线下使用,累计服务患者逾105.47万次,用药指导正确率达100%,患者满意度达1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中药调剂关键技术操作的标准化工作。未来将搭上“数据要素X”效应的东风,不断提升调剂信息化水平、促进调剂行业科学监管,推动中药调剂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转化,助力中药学“双一流”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