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成果介绍
近年来,我校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担了重大新药专项项目1项、课题5项;其中传染病专项1个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5项,立项经费达1.5亿元,实现了历史突破。在执行过程中,各研究团队科研人员精诚合作、群策群力,努力完成各项既定研究目标。根据科技部重大专项管理要求,项目/课题执行结束后科技部启动项目/课题的绩效评价工作。为了更好的协助各课题、项目完成绩效评价工作,科技处在执行期内多次组织各项目/课题组深入学习各类项目及经费管理的科技改革政策并且围绕“经费审计、医学伦理、药物研发”等专题组织多场培训会,帮助研究团队将各类政策及管理办法学会、学透。通过百折不回的艰辛努力,各项目/课题组克服了各项困难,顺利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全部通过科技部验收,并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作为完成单位荣获“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第一批优秀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名称:一种标本兼治抗痛风创新中药的研发与评价
课题负责人:张冰
成果介绍:
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向开展研究:1)研制标本兼治的抗痛风创新中药:成功研制出一种工艺稳定、质量可控、疗效确切、标本兼治特点突出、作用机理明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2)完成系统的临床前研究:完成芹槐胶囊药学、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研究工作;提供完整的临床前研究资料;3)创新普适性痛风药效评价关键技术:构建了符合临床疾病特征的痛风动物模型,并提出标本兼治“三要素”抗痛风中药药效评价指标体系,突破目前单一指标评价抗痛风药效弊端,构建多途径、多靶点、全方位、全流程的抗痛风中药药效评价平台,为抗痛风中药的药效评价提供技术支撑;4)建立服务平台:应用标本兼治“三要素”抗痛风中药药效评价平台,为抗痛风降尿酸药物的产学研一体化咨询及实操提供技术服务。
课题在执行期内完成全部研究既定目标,并取得以下成果:
①获新药临床批件:申请芹槐胶囊临床试验注册,获中药1.1类新药的临床批件,受理号CXZL2101018。
②创建“病证结合”特色动物模型:成功构建符合临床疾病特征的痛风动物模型与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其中高尿酸鹌鹑模型于2023年3月入选国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库,被中国实验动物学鉴定评价为代谢性疾病实验动物模型(B级)。
③关键技术平台:创建标本兼治“三要素”抗痛风中药药效评价平台,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形成“菊苣茯苓通福汤”,市场销售达6000余万元。
④知识产权: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4项(已获批国外专利1项,国内专利1项,其中《菊苣水提取物的新用途》于2023年7月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发表期刊文章14篇(SCI 3篇,中文核心11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次。
⑤课题研究:2020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该项目已产生较高的学术价值及社会与经济效益,完成的芹槐胶囊的临床前研究,有助于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医疗需求。创建并形成的标本兼治抗痛风药效评价平台,实现了抗痛风药效的综合评价。项目已分别向多家企业提供3项技术服务,达成新药合作开发协议1项;孵育出北京市优秀科研团队1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1名,美国Mayo Clinic访问学者1名,培养硕博研究生近20名,为中医药的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