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3月1日第5版刊登我校翟双庆的文章:《内经以藏泻划分脏腑》,全文如下:
内经以藏泻划分脏腑
《素问·灵兰秘典论》提出了人有十二脏腑,但对于十二脏腑为什么有的被划分为脏,有的被划分为腑,《黄帝内经》也有一条自己的标准,这就是《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的“藏泻”标准,这也是《黄帝内经》提出的划分脏腑的依据,即“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张介宾注:“精气质清,藏而不泻,故但有充满而无积实。”王冰注:“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但藏精气,故满而不能实。”明确指出所谓脏,应具有藏而不泻、满而不实的特点。而“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张介宾注:“水谷质浊,传化不藏,故虽有积实而不能充满。”王冰注:“以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也。”明确提出所谓腑,应具有泻而不藏,实而不满的特点。可见,二者截然不同。“脏”、“腑”二字古义可通、可互训,皆为藏物、物聚之意。即脏,取义于“藏”;腑取义于“府”。《内经》也常把脏与腑统称为“脏”,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十二脏之相使”,《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等经文中之“脏”皆概有“腑”在内。但在有些情况下二者却不可混同,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提出其规律是:“在古代文献里,是对文则有异,散文则可通。”
众所周知,《内经》对脏腑的认识与命名是有其解剖学基础的,但深入体会《内经》之意,更重要的是运用“天人阴阳相应”的方法探讨脏腑机能活动的特点。按阴阳学说,天阳地阴,阳施阴受。以天阳地阴来认识脏腑,则五脏属阴象地,禀地气所生,具有静敛含蓄的特点,故象大地藏纳化育万物一样,藏精气而不泻;六腑属阳象天,禀天气所生,具有动而不息的特点,故象天主施泻一样,泻而不藏,故《素问·五脏别论》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由于脏藏精气,精气无形,故贵乎精气充满,因而“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腑主输泻,传化之物以有形水谷为主,故宜乎通降,而不应满闷不通,因此称“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可见《内经》所谓脏腑藏泻,是取象天地、比类阴阳,从功能特点来论证的。
《素问·五脏别论》所提出的脏腑藏泻理论,《内经》多篇还有涉及。《灵枢·本脏》云:“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可谓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挥;而《灵枢·本神》“至其淫溢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智虑去身”,《灵枢·决气》“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等,则是对精神血气不藏于脏而导致病变的进一步说明。《内经》认为,由于五脏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核心,因而五脏不藏精较甚者可以被认为是严重的病证,必须给予重视,正如《灵枢·本神》所云:“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六腑传化物,贵乎通降,六腑不泻,不仅会引起本身病变,而且常由于五脏浊气不泄,反熏五脏,导致气机升降紊乱,严重影响五脏功能活动,所以《内经》非常重视六腑实证的治疗,在“治病求本”原则的基础上,又特别提出“小大不利,治其标”的法则。实则这也正是对“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的应用。
《内经》脏腑藏泻的理论,为后世所遵循,其意义深远。如张仲景《伤寒论》中三阳经多实证,以祛邪为主;三阴经多虚证,以扶正为主。五脏以藏精气为主,贵乎充盈,若精气亏损则脏虚,故临床上五脏病变多虚证,也提示我们虚证常应责之于五脏,从五脏入手诊治,且多以补为主。如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神,常用炙甘草汤;肺气虚弱之少气喘息,常用升陷汤;脾气下陷之内脏下垂,常用补中益气汤;肝血亏虚之眩晕多梦,常用二至丸等。而肾主藏精,为“封藏之本”,最忌耗泄,虚证最多,故有临床又有“肾无实证”之说,地黄丸类则为常用。六腑属阳,主传导化物,“实而不能满”,若糟粕壅滞,浊气不泄,则腑实,故六腑多实证,也提示我们临床上实证多责之于六腑。如胃失和降,食积胃脘的脘病呕吐,肠有燥屎的腹部胀痛,三焦不泻、膀胱气化不行的癃闭水肿等,就是六腑不泻的常见病证,治疗方法则以通泄为主。而对于六腑本身的病变,也主要采取调畅气机、通畅腑气的方法。临床上采用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就是应用此理论取得的成果。
不仅如此,以藏泻论脏腑,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素问·五脏别论》认为脏腑功能虽有藏泻不同,但两者相互依赖,相反相成。正如张琦所说:“精气化于腑而藏于脏,非腑之化则精气竭,非脏之藏则精气泄。”脏藏腑泻,其作用看似相反,实则深含相反相成之妙义。没有脏之藏,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就不能适当存留,生命活动也就不能进行,也就不可能有腑之泻;没有腑之泻,精气就无从产生,不但脏无所藏,而且脏之藏也会发生障碍。这一藏一泻,藏泻协调,正是生命运动阴阳对立统一的概括,对于研究人体新陈代谢的方式,探索生命的奥秘,是有一定价值的。
另外,也应当指出,脏腑虽有藏泻功能的不同,这仅是就其生理功能特点的区别而言,既不是完全对立的,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五脏藏中有泻,六腑泻而有藏,《素问·五脏别论》用“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很巧妙地阐明了这个观点。因此,对脏藏腑泻应辨证地看,应该灵活掌握。《内经》藏泻论确立了脏腑的基本概念,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临床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