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2012年9月12日第D7版刊登我校林殷的文章:《滥用人参也可酿成疾病》,全文如下:
滥用人参也可酿成疾病
人参属于传统的中药材,用于中药和保健食品原料。2009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第32届大会审议通过了《人参食品》国际标准,规定人工种植人参可用于食品。尽管如此,人参毕竟不是普通食品,也并不是人人可以随意食用。为此,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林殷提醒大家,滥用人参也可能酿成疾病。
从“人参滥用综合征”谈起
1979年,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精神病研究所Siegel医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他对133例连续服用人参超过1个月至2年者的调查,服用剂型包括胶囊、切片蒸煮、浸膏、根须代茶饮等,平均剂量为每天3克,最多15克,发现133例服用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兴奋效应如情绪亢奋、精神欣快、易激动、手足震颤等;47例出现晨间腹泻,占服用者的35.3%;33例出现皮疹,占服用者的24.8%;26例出现失眠,占服用者的19.5%;22例出现高血压,占服用者的16.7%;也有少数表现为性情抑郁、食欲减退、低血压甚至妇女闭经的。Siegel医生将上述症候群命名为“人参滥用综合征”,其后,中国台湾地区也有类似的报告。
人参属五加科植物类,在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说它既可“除邪气”,也有扶正功效,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以及“明目、开心益智”等。但比较其它补益药,人参并无太多神奇之处,号称善用人参的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313个有名有实的方剂中,也只有38个方子里用到人参,占所有方剂的12.1%。
只有辨证施治 人参才有功效
人参真正“火”起来,可能是在宋代,北宋宰相兼药物学家苏颂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中药书《图经本草》,书里讲了个关于人参的小故事:有俩人赛跑,一人嘴里偷着叼了根儿人参,跑到大约1500米时,没叼人参那主儿已然气喘吁吁,快倒不上气儿了,含着“兴奋剂”的另一位却连大气还没喘呢:“相传欲试二人同走,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图经本草·论人参》)从此人参名声大噪。
其实,滥用人参的弊病早在清代就有学者提出质疑。如洄溪老人徐大椿(1693-1772)也专门写了篇《论人参》的短文,批评医家和病家不加辨证、滥用人参的倾向:医生不管病人的邪气去了没有,只要是病程久了、体质弱了或者干脆瞧着这家太有钱了,就可劲儿地“上”人参,一来呢,补药用着总没坏处,二来呢,也是敷衍推托——人参都给您用上了,病再不好怪不着我了;作为病人家属则认为,反正医生让用,如果不用显得怕为老家儿花钱,倒落了不孝的恶名,那就用呗!徐大椿叹息道:人参虽说可以祛邪,那也是通过扶正助药势驱邪,如果人不虚或者邪气太盛,反而适得其反哪,这病就好不了啦:“人参长于补虚而短于攻疾,医家不论其病之已去未去,于病久或体弱或富贵之人,皆必用参;一则过为谨慎,一则借以塞责,而病者亦以用了为尽慈孝之道。不知病未去而用参则非独元气不充而病根遂固,诸药不治,终无愈期……”
长寿的“独门秘笈”离不开萝卜
古代农耕社会有秋冬进补的民俗,而所谓补法是对着虚证而设的,气虚补气,血虚补血,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清代医家章穆挑明了说人参粥只能是脾肺气虚的人才能喝。当今的人们一定要避免盲目进补、“无虚滥补”、“虚不受补”几种情况。否则,不但强不了身,还可能致病或诱发痼疾。没病和无虚之人长期过量服用人参,可出现脘腹胀满、吃不下饭,“阴虚火旺”之人还可能出现流鼻血、长口疮和便秘等症候。
老百姓有句口头禅:“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说起这白萝卜,吃对了也有补益作用呢。一般人认为萝卜是凉性的,有破气消食作用,吃补药时忌吃萝卜,其实不然,古籍多言其性温,可“益气”(《本草经集注》)、“温中补不足”(《本草纲目》)而称为“温菘”。另外,食性因加工方法不同会有改变。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就说,萝卜生嚼性凉清热,熟吃就性温补益了:“萝卜,生者辛甘凉,润肺化痰,祛风涤热”;“熟者甘温,下气和中,补脾运食”,“御风寒,肥健人”,“泽胎养血,百病皆宜”,要不民谚有“冬天的萝卜赛人参”之说呢!由此想起2000年,笔者赴著名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县,考察百岁老人的饮食特点,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当地人长寿的“独门秘笈”居然是早晚两餐离不开爽脆的白萝卜干!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