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报2009年8月18日B6版报道我校李庆业教授服务乡村24年,全文如下:
小卫生站里来了大专家
“李老您来啦,吃了您开的药,我这哮喘好多了,您再给我开几付吧。”8月8日是个礼拜天,虽然天阴得很厉害,但当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原主任李庆业教授一如既往地准时走进北京石景山区西黄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时,等候的患者一点也不比往日少。“谁能想到,在我们这么个小村里,有北京城里来的大专家看病!现在,全石景山区的人都到我们村来看中医!”一位患者高兴地说。
作为中医界颇有名气的“小五老”中的一位,
特需专家走进小村庄
道路泥泞、建筑杂乱,和中国的任何一个村庄相比,西黄村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西黄村却有一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从解放初期到现在,这里一直是“中医当家”。特别是近20几年来,这里的西黄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又名八大处中医门诊部)更是吸引了远近的百姓就医,甚至连石景山区大医院的医生们都来这里看中医。“虽然是农村,但是在我这附近黑诊所没法生存。咱不仅疗效好,而且价格还便宜。因为咱有法宝,那就是中医特色
蔡玉岭口中的老师,就是指
李庆业和蔡玉岭之间的缘分起于1985年。当时,乡村医生蔡玉岭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成人本科教育,李庆业是授课教师之一。每每在听
虽然中医特色浓郁,一直承担着当地3万多常住人口和1万多流动人口的医疗保健工作,但当时的八大处中医门诊部远没有现在这么“牛”,十几个人窝在一座由小庙的基础上改建的院子里给患者看病、办公。而这里的交通就更加不方便了。当时,李庆业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家到西黄村,要倒两次公共汽车,路上要走两个多小时。可即使如此,李庆业仍然同意将最初说定的义诊变为常规出诊。20几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李庆业的西黄村之行从未停止过,即使在今年上半年老人手腕骨折都从未中断过一次。
每当有人问起为何不出城里的特需门诊,却偏偏不辞辛苦地跑到农村来出门诊时,李庆业幽默地说:“不是有那么句话,钱不是万能的吗?”然后,老人家意味深长地补上一句:“中医的根在基层,优势也在基层啊,可现在基层的中医太少太少了,基层不能丢啊!”
打造基层中医品牌
与一些大医院的中医科沦为二流甚至是三流科室,靠西医科室的收入补贴生存不同,八大处中医门诊部当家是中医,挣钱的还是中医。记者在这里看到,门诊部能提供14种特色中医疗法,而中药房一天平均要抓出四五百副汤药。这样的量别说一些综合医院的中医科了,就是不少小些的中医院也达不到!
谈到成绩,蔡玉岭三句话不离
李庆业的到来,在西黄村附近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中医迷”。别的地方一提起吃汤药、喝苦水,或是如临大敌,或是瞧不上眼,可当地的老百姓好的就是这口儿。在这家门诊部的针灸诊室,记者看到除了大人还有八九岁的小孩来扎针灸;而推拿诊室里面也有两位肌肉拉伤的十六七岁的少年。他们说:“不打针不吃药,几十块钱就能治好病,我们都很喜欢中医!”
“看,这就是我对西黄村‘情有独钟’的目的,热爱中医也要从娃娃抓起!”李庆业诙谐地说。在西黄村,李庆业摸索出了一条当代中医药在基层发展、扩大服务面、争取群众的道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里不依靠检查化验赚钱,不依靠中西医结合打市场,所提供的中医服务不仅解决了基础卫生保健的大问题,还实现了依靠中医生存、发展之道。
“近些年,中医的临床阵地不断萎缩。除了三甲中医医院,基层已经很难见到中医服务。这与现在的中医临床疗效下降和老百姓不了解中医不无关系。其实,中医一点也不‘玄’,它是朴素经验的结晶,又是临床医学,依靠‘望、闻、问、切’对证候进行辨证论治。中医早在2000多年前就形成了重整体观念的理论体系,用‘四气’、‘五味’、‘脏象’、‘经络’等概念高度概括了人的生命现象,把复杂疾病的治疗变得大为简单。”李庆业说。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