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午,由基础医学院主办、基础医学院科研中心承办的中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届中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逸夫馆会议室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是基础医学院针对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中青年教师对增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的要求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目的在于加强中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促进中青年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形成自发的学术讨论和研究意识,提供宽松、自由、平等的交流学术思想、激发学术灵感的平台。
校党委书记吴建伟、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牛建昭、科研处副处长闫兴丽,基础医学院院长李宇航、党总支书记马燕冬、副院长李峰、贺娟,科研中心主任白丽敏,以及来自其他学院的70余名中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沙龙。青年教师华茜主持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李峰副院长介绍了中青年学术系列沙龙的筹备过程和运作机制,强调要注重学术交流和创新。他指出,哈佛、清华等著名学府,支撑其显赫声名的不止有大师、大楼、大奖,更有浓郁的学术氛围作为学术创新的活水之源。学术沙龙正是一种活跃学术思想、碰撞学术火花的学术摇篮。学院中青年学术沙龙旨在“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增加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合作”,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交流学术思想、理论观点的平台。学术沙龙的原则是“学院搭台,系中心承办,志愿者服务”,并制订了相应的内部学分奖励制度。学术沙龙将系列举办下去,围绕学术动态、研究招标、学术研究、学术资源、先进技术等主题,采用报告和讨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由基础医学院主办,各系中心轮流承办。
仪式上,牛建昭教授以PPT的形式,作了题为“21世纪中医药优秀青年学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报告,全面阐述了人才的概念、本质属性以及作为中医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一级学科的基本知识,二级学科的基本功,三级学科的专攻。牛教授指出,新时代中医药优秀青年学者的知识结构要有全面的支撑点,不仅要具备传统医学的理论、理法方药的功底,还要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作为现代人才要求三商兼高,即IQ(智商)+EQ(情商)+SQ(灵商)。要注重沟通与合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与师长和领导的关系,要学会与大师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她鼓励中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成为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党委书记吴建伟风趣幽默的讲话,把启动仪式推向高潮。吴建伟书记首先介绍了沙龙的来源、通常采用的方式及其在学术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基础医学院能够组织开展这样类型和规模的学术沙龙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倡导在大学的学术建设中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开展灵活多样的学术活动。他在感谢基础医学院领导创造机会,促进中青年教师的学术交流和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表示学校要为这样的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撑,尽最大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启动仪式结束后,在本次青年学术沙龙的专题讨论中,具有多年自然基金管理经验的科研处副处长闫兴丽,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申报工作,作了题为“北京市自然基金申报工作中相关问题介绍”报告,就北京市自然基金近三年的申报资助情况、今年北京市自然基金医学学科招标指南的变化及申请书填报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互动交流时间,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应广大教师的强烈要求,基础医学院中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将长期举办下去,以切实提高基础医学院和学校中青年教师整体学术水平和竞争力。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