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别让这些退休老人再来回奔波了
陈红
有这样一群老者,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中专、大学毕业时,响应“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的号召,毫不犹豫地奔赴了新疆、青海、广西、云南等艰苦地区,并在祖国各地艰苦奋斗奉献了几十年。老人们退休后回到子女身边生活,2004至2005年,很多人的户口也按政策迁回了北京,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享受和北京市民相同的医疗保障待遇。由于“异地就医”问题不能解决,老人们饱受着病痛和心痛的困扰。
多年前,老人们在高原、边疆等异地他乡拼命工作,积劳成疾得了多种病;而他们从事的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也使他们落下了各种职业病。如今,他们老了,年轻时“扛得住”的身体,如今已经不堪重负。
由于在职职工是往社会统筹中投钱,退休老人则是从统筹中拿钱。因此出于医保基金平衡的考虑,不少地方往往不愿意接受退休老人医保的转移。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不平衡,各地缴费比例和支付水平不一,各地的医疗保险基本用药目录也不统一,因此一直没有异地统一报销对接政策。老人们告诉我,每次看病除了要经历挂号、看病难外,还要履行各种繁杂的手续,自己垫付的钱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报回来,也不知道究竟能报多少。由于老人们的退休工资不高,一些垫付不起高昂药费的老人只得去平价药店买点药对付。实在不行,就得亲自返回原驻地看病、报销。
面对这些已是70多岁的老人,我实在不忍再看他们四处奔波。去年,我就曾写过关于这个问题的提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认真地交换意见、写了回复。回复中称国家现在还没有建立全国联网的医保报销体系,相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还在研究中。但我担心的是,这些老人恐怕已经等不到全国统一政策出台的那一天了。
因此,我希望政府能多关心这些老人,把他们纳入北京医疗保险的范围,让他们能在自己的故乡、祖国的首都安度晚年。
据我了解,上海去年已将“支内、支疆退休回沪定居人员”、“知青退休回沪定居人员”、“外省市籍配偶”纳入“上海居民医保”,每年个人缴费240元或360元就能享受住院支付60%或70%,门急诊50%的参保待遇。
希望北京市政府也能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先于其他城市一步解决持有北京户口的异地退休老年职工的就医问题。哪怕先出台一个过渡办法,部分地解决他们的困难。希望有一天,揣着一个“医保一卡通”,辛劳了一辈子的退休老人能毫无顾虑地在全国各地享受人生,安度晚年。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