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
课题负责人翟
翟双庆处长回顾了中医药学科长期以来“医药兼通”的学术特色,并基于当前医药分离的趋势和我校中医学(中药方向)七年制培养积累的经验,建议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从宏观理念上通过搭建中医药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三位一体的学术平台,解决“医不懂药、药不知医”的痼疾;并建议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上大胆创新,探索在学校统一调度下的“学院+医院”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出能够学以致用的高素质中药临床药学人才。
洪净副司长在认真听取与会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后指出,无论是从中医药学的历史沿革还是从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来看,都亟需培养大量“医药兼通”的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对“医药兼通”的中药临床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远的前瞻性,课题组在人才定位和培养理念上理清了思路,拟定出人才培养草案,前期工作卓有成效。她建议,在后续工作中扩大调研规模,并深入展开各相关单位对中药临床药学人才需求的调研;在前期调研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尊重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设置规范,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必要调整和充实,强化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基本功在培养方案中的权重。她强调,在培养方案设计中要尤其注重培养中医药学思维、强化药事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地重视中药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监测相关教育。并鼓励课题组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上严格论证、大胆创新,探索“医药兼通”的中药临床药学复合型人才的“学院与医院互动、医学与药学相长”的新型培养模式,为中医药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药学院党总支书记董玲进行会议总结。她代表中药学院对各位专家的热心参与和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她表示,开展教育科学规划研究有利于探讨中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紧抓医院教学基地建设将不断适应社会对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药学院将为此常抓不懈。
(中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