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中医临床特聘专家聘任仪式。出席聘任仪式的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禹震,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副校长谷晓红,校长助理王耀献、刘铜华。48名中医临床特聘专家、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及临床医学院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了聘任仪式。光明日报前总编、访问学者敬天林也参加了聘任仪式。仪式由谷晓红副校长主持。
首先,谷晓红副校长介绍了 “中医临床特聘专家”项目相关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着“海纳百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不唯学历,只唯医德、医术,为天下英才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在人才选拔和队伍建设制度上大胆改革,开展了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的遴选项目。2015年6月9日,学校通过官网和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遴选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临床教授”的通知,面向全球海选。经过申报材料的初审、学科评议组会和专家委员会的评审三个阶段,遴选出48名候选人。后又经学校学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并在校内外进行了公示。正式确定聘任48位专家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批中医临床特聘专家。这些专家中有国医大师、省级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省级的优秀青年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和教育部的新世纪人才,也有不少来自于民间的中医高手。
医院管理处处长丁霞宣读了受聘专家名单。
徐安龙校长向受聘专家颁发了聘书,并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受聘专家代表薄智云、吴雄志、金观源、寿小云、许跃远分别在中医临床特聘专家聘任合同上签字。
随后,受聘专家代表发言。
9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李今庸说,今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中医临床特聘专家聘任仪式,这一形式是一种创新,为培养中医药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优秀的平台。
腹针发明人和腹针疗法创始人薄智云说,面对中医界名老中医高度匮缺的局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创了从海内外招揽中医药英才的模式。从海内外聚合中医临床专家,为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拓展研究领域,开展名医临床研究与传承工作,为有临床特色与优势的专家提供更广阔的专业平台。
脉学专家许跃远说,中医有几千年历史的积累,它不缺乏理论,也不缺乏实践,要把自身的实践技术带到大学里,献给各位老师、同仁,共同迎接中医药的春天。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吴雄志说,我们这批中医药领域里深耕播种的人,齐聚在北中医平台上,要一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个叠着一个向前摘天上的星星,或许有一天我们也成为了星空,共同去实现我们复兴中医药的梦想。
海外名中医代表金观源说,我十分赞赏与支持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临床特聘专家项目,该项目以开放的意识,宽广的胸怀,广揽海内外中医药英才,为拓展人才培养和临床研究领域,推进名医临床经验传承工作。
北中医校友寿小云深情地说,我唯一的夙愿是把我一生研究的中医脉学成果献给我的母校,将自己研究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和同行一起开展适应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健康理念,使中医站在世界大健康研究体系的前列。
随后,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讲话,他说,今天是个历史性的日子,是毛泽东同志诞辰的日子,毛泽东的出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也同样对北中医具有历史性意义,因为有48位身怀绝学的临床特聘专家的加入,开启了北中医临床教学的一个崭新时代。现在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天时是已有共识的,习总书记多次机会、多种场合、多种方式阐述了对中医重要性的认识。第二个是地利,在座的各位从全世界各地齐聚北京,就是因为北京是中国传承文化中心的地带,北京中医药大学也有传承这个光荣的传统。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重点讲讲“人和”,道德经里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怎么去创造人和的“和”字,这汇聚了来自不同层面,包括教育部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国医大师、名医大家的智慧和众多中医药学子的心声与期盼。大学之大要有大厦、大楼、大师,最核心的是要有大的胸怀、大的气魄、大的舞台,让天下英才展示他们的才华。第二个“和”,是要建立一个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宽松学习氛围。北中医不问年龄、不问学历、不问性别、不问宗教信仰,只问中医的真才实学。遴选中医临床特聘专家时,只问医德、医术。第三个“和”,是和病人有个“和”。这个“和”就是医患之间的和,只有有了这个“和”,病人们才能把自己的生命托付到我们医生的手上。古往今来,大医们在这个“和”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临床技术。第四个“和”,是老师和徒弟之间的“和”。师生的“和”才是我们中医药学传承的关键,只有大家和谐在一起,共享中医药文化和医学魅力,中医药的传承才能得以延续。第五个“和”,是中医事业和非中医事业,包括西医以及其他现代技术的“和”。我们要通过北中医临床的各路专家,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拿出临床数据,来彰显中医药的精彩与疗效所在。同时用我们“和”的胸怀包容他们,用我们合作的精神团结他们,一起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禹震讲话,他说,今天我参加了北中医聘任临床特聘专家这样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仪式。北中医的大胸怀、大创新、大手笔建立了一个大平台,全球招聘、汇聚人才、海纳百川,让中医药顶尖人才共聚北中医。北中医作为全国中医人才的高等学府,抓住了关键的人才培养。刚才徐安龙校长五个“和”的讲话我非常受益,只有做开放的中医,献出我们的肩膀,才能缩短后人的成长周期,培养出实用型人才,让中医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讲话,她说,今天北中医的新举措让我感触很深,首先,聘任临床特聘专家是对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60年来,中医药高等院校在积极探索院校模式下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其中,临床明师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老师真正对中医临床有很深的体悟,才能把中医临床、中医药学给学生讲透、讲深、讲准。二是这一举措体现了北中医开放办学的理念和追求,也体现了北中医的胸怀。古代名医大家很多都是四处拜访明师,海纳百川、各处巡游,这也是中医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路径。北中医领导班子很有魄力,面向海内外请到48位名医大师来到课堂内,也相当于古代游学,这也体现了一个大学开放、包容的胸怀。三是切身体会到了中医药一代代传承的医德,大医精诚医风的传承。在座的每一位专家身怀绝技,德高望重,大家之所以受聘到北中医,应该说除了对北中医这所中医药人才培养高等院校神圣殿堂的敬重,为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徐安龙校长求贤若渴热情的感染,更多是基于对中医药学理论的自信,基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基于对中医药的师德、传承精神的理解,一种责任担当。衷心祝愿北中医在班子坚强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使一系列教学教育改革措施能够紧紧围绕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主线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聘任中医临床特聘专家,旨在为搭建“汇聚天下名医”平台,广揽海内外中医药英才,以开放的意识,宽广的胸怀,在人才选拔和队伍建设制度上开辟的新途径。学校将为每位受聘专家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工作室,并配备专项建设经费。
临床特聘专家分为讲座专家、临床专长类及学科带头人三个类型,其中讲座专家的工作重点为开办选修课或系列讲座,参与学校的医疗工作。临床专长类的工作重点为临床实践工作,并不定期举办讲座。学科带头人的工作重点为促进学科建设,开办选修课或系列讲座,参与学校的医疗工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聘任名单如下:
(一)学科建设带头人
李今庸 张奇文 秦月好 齐向华 吴雄志 张勉之
薄智云 潘晓川 许跃远 田合禄 郭松鹏 左常波
(二)讲座专家
王道坤 刘志龙 来正华 刘艳骄 寿小云 金观源
董宜华 马文辉 黄伯灵 卓同年 韩振山 刘方柏
郭廷英
(三)临床专长类专家
徐 书 胡超伟 赵红军 阎喜换 何志勇 郑润杰
赵志宏 张存悌 成永明 马军光 王 迎 王永洲
黄 枢 罗炳翔 郝耀东 毛进军 张永康 徐 远
李方洁 王耀光 贾竑晓 魏 玮 王明福
(文/宣传部 图/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