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
本报讯 “我愿追随前辈,传承国医。尊师重道,勤求博采。寿世济民,弘扬岐黄。”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级中医教改实验班开班。学生在开班典礼暨校外导师聘任仪式上宣读拜师辞。
北京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自主招收“中医药名家子弟”进入中医教改实验班,目前已有两期学员。中医教改实验班是教育部2007年度批准的首批220个国家级“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之一,该班利用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以及中医名家传承者的协同作用,建立互动的、开放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探索融“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家传教育”为一体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在开班典礼上,副校长乔旺忠介绍说,从实践性的特点出发,学校较早地提出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思路;从中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出发,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充实学生的人文底蕴。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基本思路是,以院校教育为主,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校内外导师,让学生跟师随诊。读经典,多临床,也就是要吸取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精华,加强文化素质培养,为学生聘请国学导师,开办国学讲座和名师讲座。
据了解,中医教改实验班以中医学专业五年制自主招生的中医名家子弟为基础,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跳出既往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思维,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整个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方案、有制度、有考核、有总结。
在培养过程中,增加文、史、哲知识及中医经典著作等内容的传授,配备了“国学导师组”和“经典导师组”,强化人文精神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座、讨论、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建立互动的、开放的教学体系。此外,增加学生课内外中医临床跟诊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加强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能力培养。要求学生不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项基本功要扎实,还要具有站在科学知识前沿,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成果的能力。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