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我们的第六天
专家预测19日、20日两天内将有6到7级的余震,且伴有阴雨天气,部分地区会有大到暴雨。为了避免余震造成人员伤亡,电视台和广播反复播报这条消息。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们每个人的短信和电话都特别多,尤其是在昨天晚上11点左右,大约半个多小时时间手机突然接收不到信号。可以想象那么多打不进的电话是怎样的急切!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东直门医院的领导分别送来了平安问候。
为了保证救援医疗队员的绝对安全,今天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我们搭起了帐篷。
我们帐篷的隔壁是用塑料布搭的一个简易遮雨棚,里面白天根本不见人,晚上却一下子挤得满满的。一张张幼稚的脸上,写满的是不屈和自信——他们是学生志愿者。
来到德阳的一大感动,就是志愿者团队的庞大。开始我还觉得奇怪,怎么在门诊门口有那么多年轻人?着便服,带着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一有送伤员的车到来,他们就冲上去,用他们稚嫩的臂膀抬起病人就走。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学生志愿者,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不足十岁到二十几岁。
德阳市的绵竹和时邡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医院大多数伤病员都来自这两个地区。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德阳市市委立即发布公告,号召全市人民参加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行动。
5.12地震发生后,在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这个平时仅开放80张床位的二级甲等医院,伤病员一下子激增到将近300人,这些伤病人很少是救护车送的,90%以上是自发的私家车和出租汽车运送来的。当晚,所有医务人员,包括下夜班、休假的全部返回医院救治伤员。但是源源不断的伤病人使医务人员严重短缺。这时,在院内居住的三四十名医务人员家属主动加入救援队伍,帮助医务人员包扎伤口,救治病人。
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50名员工在5月12日之后就没有人回过家。他们有的家在绵竹、有的家在时邡,家里房子塌了,家里亲人遇难了,但是没有人请假。
灾难造成的伤员以骨伤为主,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有外科医生在5.12之后连续三个昼夜没有合过眼。
同样一刻也没有休息的还有医院的各级领导。业务院长陈德辉瘦瘦小小的个子,一天忙前忙后,嗓子嘶哑得都讲不出话来。行政院长马波蓉、医教科科长官超云,一时也不见她们歇息,两个漂亮的女人,头发却经常蓬乱得也顾不得梳理。
在我们到达德阳后,经常会有人来敲门,有时是六七十岁的大妈,问你要不要喝粥,是她自己熬的;有时是十几岁的小孩,放下两个鸡蛋一袋饼干就跑。。。。。。
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默默地用实际行动帮助着需要援助的人。
大王的女儿是华西医科大学口腔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路上,大王就在说,如果女儿不上课,他要让女儿给他的手术打下手。
德阳距成都市区很近,大约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到德阳后救援工作没日没夜的进行,大王也没有工夫去看女儿。由于余震学校明天停课,大王立即把女儿招来了。王婧�,一个高挑,懂事爱笑的北京女孩子。在“5·12”之后,她一有工夫就来华西医附属医院做志愿者。晚上八点多钟她从成都赶到德阳,一到就问在这里她能做什么。很多在成都上学的北京学生都提前回家了,我问她为什么不回家?她说她们的课还没有结,再说四川籍学生有的没有家了,怎么回呀?!
朴实如大王的女儿,要和父亲并肩作战,该是怎样一幅场景?!
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是一场不可抗拒的天灾,那么由志愿者铸造的爱的长城将是抗拒灾难、夺取最终胜利的坚实后盾。
外面已经开始下雨了,不大,雨点打在帐篷上,也打在我们心上,企盼雨不要再下了,废墟下面的生命还在等待我们的援救。(东直门医院医疗救护队于5月20日23时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