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教育:为人人 为未知 为未来”。本届年会组织全体大会、平行论坛、合作洽谈和教育展览等百余场双多边活动,吸引了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0名中外教育界人士、驻华使领馆官员和企业代表等参加。11月1日下午,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医学数字教育与领军人才培养论坛”,作为年会平行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 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瑶琪、副校长王停, 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奈杰尔.蒙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校长里扎耶夫·贾斯尔·阿利姆扎诺维奇,和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医学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也为技能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会议,能够以新医科为统领,强化医教协同,加快医学教育创新,促进全球合作,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扎实技能、创新能力、领导力和责任感的未来医学领军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在致辞中指出,医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医疗健康领域领军人才的重要基石,数字技术的融入,丰富了教学手段,也为医学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培养以及科研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他强调,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创造力,数字技术的应用助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具有互动性和灵活性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思维。医学教育成功关键在于临床能力的转化和医疗质量的提升,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情景模拟培养学习者的临床技能和心理素质,促进学习者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数字化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助于突破地域和文化学科的限制,促进学科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实践和医疗服务,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和包容性。
校党委书记王瑶琪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中国中医药教育的领军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拥抱改革,不断探索和实践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工作中主要注重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共享、互动的数字化教育环境。二是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提高教育质量,拓宽国际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领导才能。三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医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四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医学教育研究,推动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从而能培养出既精通中医药知识,又掌握现代医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既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又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既了解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型人才。
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Nigel Mongan在致辞中表示,非常荣幸应邀参加此次论坛,诺丁汉大学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化跨学科的合作与创新,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能够与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推动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及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进步。
在论坛主题报告环节,英国诺丁汉大学医学院院长Claire Jane Stewart以《从英国视角看数字医学教育》为题做主题报告。她在报告中深入剖析数字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前景,展示在医学教育方面,英国积极探索应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革新医学教育模式的相关教学案例。Claire Jane Stewart院长强调,数字医学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还能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她呼吁全球医学教育界共同关注数字医学教育的最新进展,携手推动医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为全球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停以《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与数字教育》为题做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分别从学校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数字教育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创新模式方面,学校通过首创中医学九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九年制、中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跨国合作项目,建立海外中心及海外教育合作基地等创新培养模式,达到复合型、创新型、领军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数字教育方面,学校大规模超前部署信息技术,通过岐黄云课堂等核心平台,实现了智教、智学、智评,一站式解决中医药在线培训的教学管理,打造北中医智慧教育模式。未来,学校将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未来学习中心,国际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创新数字教育模式,推广中医药的教育和医疗模式,促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创新研究和卓越研究所主任Ho She Yong以《在一个人工智能发无处不在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做线上主题报告。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教育创新方面的多项举措,包括推广协作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利用AI进行培训和评估等。他指出,虽然AI已成为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也要注意学生与AI建立良好健康关系的必要性,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判断力等特质是AI无法替代的,因此教育应重视真实学习和自我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应成为AI的主导者而非依赖者。
主旨演讲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校长里扎耶夫・贾斯尔・阿利姆扎诺维奇、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Nigel Mongan、北京大学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教授江哲涵、塔吉克斯坦 哈特隆国立医科大学副校长库尔邦马马多夫・索蒙、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围绕“数字医学教育与未来医学人才培养”专题进行研讨。与会专家结合各校特色及工作思考,就数字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发展,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教学、跨学科融合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数字医学教育不仅革新了传统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还为培养适应未来医疗健康需求的创新型、国际化医学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医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研讨环节分别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停副校长、国际与港澳台工作部副部长王雪茜、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王炜院长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