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至5月6日,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以曹洪欣教授、乔延江教授为组长的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专家一行18人,对我校中医学、中药学博士学位培养质量进行了调研。
我校党委书记吴建伟,校长高思华,副校长王庆国,党委副书记谷晓红,研究生部主任王伟、副主任田润平与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出席了调研工作会议。会上,专家组听取了王庆国副校长关于博士培养质量的专题报告。报告介绍了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制度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创新改革工作,同时点明了存在的问题,回答了专家组提出的相关问题。
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博士生科研基地,参加了9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调阅了25份博士生毕业论文,分别召开了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会,对博士生导师、博士生、毕业博士、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46人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调研期间,专家组还着重围绕中医药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位课程设置、博士研究生论文质量及学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调研活动结束后召开了调研工作反馈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长洪净,我校党委书记吴建伟,校长高思华,副校长乔旺忠、王庆国,工会主席魏天卯,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常江,党委副书记谷晓红,副校长徐孝,党委副书记靳琦,副校长乔延江以及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领导和4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注重招生制度改革,遴选优秀生源;不断加强培养过程制度建设,积极改善培养条件与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并取得可喜成绩;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具有一支爱岗敬业、锐意创新的博士生导师队伍;形成一批以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的创新团队以及与学科发展相一致的稳定的科研方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研究生。针对目前中医药博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专家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不断深化博士生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改革,在提高中医药博士培养质量上总结经验、发挥示范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医临床专业博士临床能力培养,扩大临床专业学位培养规模;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博士研究生思想与学风建设制度与措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高思华校长表示,要认真研究专家组意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真正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