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国学院举行“国学国医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二、三讲,由著名中医文献学家钱超尘教授主讲,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主持。
钱超尘老师以《清代学术开山顾炎武与国学的关系》为题,回顾了我校的国学传统。他认为,我校首先举起国学院旗帜,对于发展中医事业、丰富国学内容具有重大意义。在清代朴学学风的影响下,研究中医与国学、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儒、释、道对中医产生的多种影响,是我校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领域。
钱老师梳理了清代朴学家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俞曲园等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小学”研究中医的历史,引用梁启超和胡适的观点,重点介绍了顾炎武的治学方法。梁启超将顾炎武治学方法总结为三点:贵创、博征、致用,胡适认为以顾炎武为开山的清朝经学具有历史的眼光、工具的发明、归纳的研究、证据的注重四个特点。在顾炎武严谨的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的影响下,才开了清代考据学学风。
钱老师介绍了顾炎武作为清代学术开山,利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等考据学方法,对中医文献的研究与贡献。顾炎武首开《黄帝内经》古韵之研究,影响清代二百余年学风。从清代嘉庆年间开始,学者研究《内经》关注训诂,利用前代古韵成果研究《内经》字义,取得重大成就,这些成果至今对们中医界的文献研究乃至临床研究都有重大影响。我校国学院,将在清代考据学的朴素学风影响下,将中医与国学、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领域。
此外,钱老师还通过任应秋先生的珍贵手稿资料,回顾了任应秋教授早年向著名国学家廖继平学习国学的历史,以及将国学方法运用在中医研究中的具体表现。他认为,任应秋教授是将中医学与国学结合起来研究的先驱,其影响深远。
最后,钱超尘老师引用历代先哲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国学思想,鼓励大家“为学必先立志,立志必法先贤”;振兴中医,从读书始;丰富中医, 首先要读国学书;要将进德修业,作为中医人的最高追求。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深受钱先生的讲座感染,和先生齐声诵读先贤名言。
讲座结束后,张其成院长作了点评,希望大家从为人、为学两方面学习顾炎武,学习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民族气节、启蒙思想、考据工夫,激励中医学子们成长成才。
(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