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我校研究生院举办“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十八讲,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杨琪教授作讲座,研究生院副院长潘彦舒主持讲座。
杨琪教授为师生作了题为《中国美术欣赏》的精彩讲座,讲座分为艺术欣赏概述、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当代美术5个部分。他首先提出了“什么是艺术欣赏?”这个问题,由此引发在场师生的思索,并以中国古代人物画以及外国著名画作为例,阐述了“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空白、虚空和不确定性的填补”这一观点。在介绍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时,他以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为例,与在场同学展开互动,请同学对雕塑作品所展示的动作状态进行模仿,并鼓励同学表达自己对作品涵义的理解。在和同学们进行充分交流后,杨教授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为大家讲解了此雕塑作品以静态表现动态的高妙之处。随后,杨教授以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三个高峰为主线,分别介绍了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各个时期画作的不同特点以及画作与历史背景的密切联系。杨教授以当代美术的相关介绍作为讲座的尾声,在对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评析的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发展的观点和希望。最后,杨教授回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关于艺术欣赏方面的问题,讲座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杨教授虽已年近八十高龄,但艺术的修养使其永葆青春和激情。他的讲座图文并茂、趣味盎然,不断引领大家展开艺术的想象,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广大师生奉上了一场艺术赏析的饕餮盛宴,使大家不仅得到了艺术享受,而且提高了艺术修养,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此场讲座是研究生院为贯彻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而举办的自“名师大讲堂”开讲以来的首场艺术类名家讲座,将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的综合素养。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