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
一名医疗队员在灾区的真实感受
本报讯(记者 张东风)王世东,35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14日下午到达成都。
深夜领命,赶赴德阳
19日中午,记者拨通了他的手机。王世东告诉记者,13日那天他是夜班,晚上11点接到医院紧急派医疗队去四川的通知。14日早晨下了夜班,回家取了几件衣服就出发了。飞机下午4点左右抵达成都双流机场,随后就乘车赶赴德阳重灾区。
他们这支医疗队由骨科、普外科、泌外科、肾内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组成,临床医师均为副高级以上人员,有博士、博士后,均为各科骨干,平均年龄36岁左右。
他们工作的地方是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即德阳第四人民医院。当天晚上,医疗队到达医院后立即开始了骨科、内科联合查房,进行病例讨论。10点钟,开始创伤手术治疗。手术从10点一直做到了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连续12个小时完成了4例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
这里有40多个骨伤创伤的病人等着手术,有的病人多处骨折,很复杂,往往一个病人就需要做几台手术。有个复合伤的病人,左侧肋骨骨折并发气胸,右侧肋骨骨折并发血胸,左肩关节脱位。为了让这里的伤者尽快得到救治,医疗队员简短休息后,又继续开始了下一轮手术。
紧张的手术,使手术医师们2天内仅有2小时的睡眠时间。手术台太少,他们只能24小时轮流手术。由于病人主要是骨伤创伤,内科队员暂无法施展,他们就帮骨科大夫搭台,做助手;为他们守夜,让他们能稍稍休息。
王世东说,现在各地送来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使他们完全能够保证治疗的工作开展。
“每天都有让人感动落泪的事”
刚来时,医院里到处是伤员,医院楼道里住满了病人,人挨着人,院子里搭建的帐篷里也住满了病人。一个才1岁的男孩子被砸伤,颅内出血,在不断地抽搐;刚刚从被瓦砾掩埋的中学救出的男孩静静地躺在楼道里;陪床家属茫然的眼神……让人看了不由得潸然泪下。看到那么多失去父母的孩子,我们真希望能收养他们。
好在前天通知可以进病房了,病人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搬回了病房。王世东说。
这些志愿者都是在校的学生,看上去还稚气未脱,深夜还在忙碌。他们就没有休息的地方,也没有睡觉的时间,非常辛苦。还有的志愿者竟是岁数很大的老婆婆。
这里的外科有50张床,但只有6个护士。从12日开始,这6位护士就在这里工作,一直都没换班。她们的外科护理工作包括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和护理,并且这里的病人换的很快,因此她们的工作都是高强度的,非常辛苦。“我见她们的脸色都十分苍白、憔悴。她们有的人家里房子都倒了,亲人都遇难了,但她们都在平静地坚持工作,外表一点都看不出来。让我们非常崇敬,深深感动。”王世东动情地告诉记者。
晚上余震不断,几乎每天都有。队员们只能轮流守夜。王世东说,我们来的时候做好了在野外搭帐篷、做手术的思想准备,带了很多的物资,现在的条件比想象的好得多。尽管当地条件还很困难,但医院给我们的饮食比他们的职工还要好些,让我们很不落忍。每到吃饭的时候,总有人推门来问要不要送饭,附近的居民自发的来为医院的患者、工作人员做饭、送饭,感觉就像当年为八路军送粮那样,让人心里很暖和。
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在自觉地做些不同的事,人们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为救援做一些事。天上直升飞机盘旋,地上急救车呼啸,虽然繁杂,却如此有序,在这里,我们感受到是踏实,自信,和谐。谁有困难,都可以互相帮助。
“希望在这里能做更多的实事”
王世东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每天的工作是,围绕着四五十个病人,查房、手术、会诊,这基本占据了队员们全天的时间。闲暇时,他们则关注着救灾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他们共完成了30台左右的手术。
“一会儿要做一台手术,明天还有最后一台。这里现有病人的手术就都做完了。这两天,我们这里送来的病人少了,新病人现在都在往成都运。连续两天,我们都在向当地卫生机构请战,希望能到病患集中或者搜救的现场去救援。眼看着时间流失,可能很多绚烂多彩的生命随之逝去,实在是让大家很着急。”
“下一步,我们希望在这里能做更多的实事。给我们安排更多的工作。希望能到灾民中开展疾病防治工作。”王世东说。
“现在,第二批医疗队里有我们医院急诊科的一位大夫、一名护士、2个司机,他们到成都后连夜就去运送病人,路非常颠簸,急救车上的灯都被颠掉了。他们星夜兼程,计划要三天转一圈(接一趟),可他们一天就转回来了,然后又去,很辛苦。我们经常通电话,互相鼓励,坚定信念。”
“离开北京后,我们每人都收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很多慰问短信,医院领导还到我们队员家里进行了慰问。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祝福,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救治伤员。”王世东说。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