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表彰首届国医大师的决定》,我校王玉川、王绵之、颜正华三位教授荣膺“国医大师”称号。
此次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中医药系统39个单位86名推荐人选的材料,经过初评阶段的审查,确认了74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经严格遴选和评委会专家组认真审核,最终确定了30位名老中医(民族医)入选“国医大师”。
王玉川教授是我校终身教授、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历任我校内经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等职。曾先后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科协第二届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等。王玉川教授是中医界最早研究《内经》理论体系、学术内涵的中医学家,是《内经》重点学科的创建者和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对阴阳学说的演变、气血循环理论、五行学说、运气学说、河图洛书等研究,均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重要的贡献。曾先后主编了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第一、二版《内经讲义》,发表了大量的《内经》研究学术论文,为《内经》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使之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多年来一直承担《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的一线教学工作,为中医药事业的薪火相传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完成繁忙的教学研究工作之余,他坚持为普通百姓治病,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各种疑难杂症,如心血管疾病、风湿病、血液病等。王玉川教授为人谦和儒雅、不图名利,他博览群书、治学严谨,甘为人梯、提携后学,是老一辈中医学家的杰出代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绵之教授是我校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医方剂学科创建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医药专家,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并先后兼任国家自然基金会生物部医学学科委员、国家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暨中药分委员会主任、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暨中药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重大成果评选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中心常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药学会会长等职,从医数十载,蜚声海内外。王绵之教授用药讲究“寓防于治”、“药与人合”、“祛邪不伤正”,对时疫热病、内妇儿科及老年病的诊治均有教高深的造诣,并多次应邀访问日本、泰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其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作为中医方剂学科的创建人,他以饱满的热情,忘我的精神,严谨的学风投入到方剂学科的创建之中,制定了教学大纲,手订现代中医院校第一部方剂学教材,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分卷》等专著,总结出一整套中医方剂教学法,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中被奉为典范,对于中医方剂学科的构建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颜正华教授是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的第一批名老中医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二、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我校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医学药学组成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医药组成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全国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是我国中药学学科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颜正华教授治学严谨,勤奋钻研,推崇理论实践紧密结合,中医西医相互学习。主持编写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一版《中药学》教材,是我国中药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他既注重临床实践又注重教书育人,既注重传统理论又注重现代研究。临证论治,强调详察细询,四诊合参;辨病辨证,有机结合。现虽已90岁高龄,仍坚持门诊,笔耕不辍,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宣传部)